当前位置:首页>大学四年>答疑解惑

给还没有毕业孩子的一些血泪忠告,一切还来得及!(5)

更新:2018-11-5 18:22:42    发布:大学生必备网      纠错

第二十条,关于读

一谈读书,我压力很大,每个人的读书的习惯都不一样,每个人读的书也都不一样。所以说读书很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异议,但是哥既然敢说,就要坦坦诚诚的告诉大家我读书的真实情况,不敢说对,但是我敢说,我的读书方式让我真真正正学到了做人的道理,让我切切实实到了智慧的光芒,让我的的确确体会到了情节的魅力,让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思维的乐趣。

废话不多说了,切入正题。话可得说前面,我说的只是我的读书习惯,孩子们可以借鉴不要照搬。我读的书分为种,一是思想类,一是情节类,一是唯美类,

首先说说思想类,小时候接触的大多都是很主流的书,大多是五四时期的作家,写的东西也都是很主流的,那时候我觉得那些东西写的都挺对的,看着看着也自己也有了为共产主义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冲动。渐渐的大了点之后,发现那些东西是那么的大同小异,无非就是一心为公,满腔热血。

后来慢慢的就知道了,以前读的书都不叫思想,顶多叫个想法,因为那个没有成型的思想体系,(说句题外话,这也就是思想和三个代表的区别,一个是思想体系,一个是想法)。至于那些红色主旋律的东西也只是随声附和而已。

高中的时候开始学习鲁迅的东西,也慢慢的对他感兴趣,读了很多他的东西后发现,鲁迅叔叔的东西也不能完完全全的叫做是思想,虽然都称呼他鲁迅思想,在我看来,鲁迅的思想无非是特殊时期下的意识形态而已。王小波叔叔的东西也属此类。

我说到这里,我的心就开始提起来了,所以我要解释一下,我并没有一星半点的否定红色主旋律和鲁迅叔叔的意思,我的意思只是他们的著作都不能独立成一个思想体系。这么给你说,你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你抱着鲁迅全集是不能找出解决的办法的,里面没有成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大家能明白了吧。鲁迅叔叔也是对我影响很大的作家,我非常非常尊重他。也包括王小波叔叔。

后来,我终于碰见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孩子们肯定会说完整的思想体系太多了,好多哲学家的著作都是,呵呵,哥只能说我没有那么大的勇气去碰那么深奥的东西,随缘吧,我就写得这些都是大众话的,你我都能接触到的)。

马克思主义,当时看了,感觉写得真的不错,里面的很多东西都是能拿来就用的。但是越往后越觉得马克思的东西都是大实话,那些东西在我现在看来,都是只要有一定的阅历自然就会明白的东西。换句话说,马克思思想最好是孩子启蒙用的。恕我说的过分。

在往后,终于让我看到了智慧的光芒,思想。要是有人让我推荐一本书我会毫不犹豫的说《毛文选》。毛文选的思想体系伟大的不一般,是实实在在的大智慧。有的孩子会说毛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建立的,没错,是这样,但是毛思想的大智慧在于他的前瞻性和方法论。《毛文选》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之一。那本书也给了我不小的力量。

《毛文选》也是我在高三之前就看完的东西了,当然哥不会只停留在老毛的理论上面了,之后我又有了对毛思想否定的念头,具体就不说了,影响太不好。

之后又接触了厚黑学,鬼谷子比较邪门歪道的思想理论,都很受启发,可是我渐渐的又发现,人生在世更多靠的不是手段和方法,而是立身。所以大学四年一直都喜欢研究宗教和中国传统思想体系。发现那些能让我产生皈依动念,那是种虔诚和舒适的感觉。

以上是我的读思想类书的感触经历,更是我的思想变化的真实的写照。情节类的书就是故事性占主导的,没错就是小说,但是也不全是,叙事诗也算,纪实文学也算,总之是情节占主导的。

小时候喜欢看寓言类的东西,狐狸碰到老虎了,然后巴拉巴拉的。就是这样的,读来很有趣,也时常能长点知识。

后来发现寓言类的东西故事情节太过平淡,读来无趣,然后就狂看了几年的日本漫画。

往后就接触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小说,我买的第一本小说,是贾平凹的《在商山》。看了两页完全不懂,就放弃了。

终于迎来了我爱看的小说,武侠类的。我相信也是大多数孩子们的钟爱。国外的小说看过一两本感觉没多大兴趣就没继续。

上了高中之后,看的小说就比较多了,张爱玲的,史铁生的(前一阵史铁生去世,我也难过了好一阵),王朔的,刘震云的,王小波的,海岩的,等等,总之高中三年看了却是不少的小说。

看了这些小说一开始喜欢小说的那种带入感,就是能跟随小说里的人物喜怒哀乐。渐渐的我不爱看特殊时期下的小说了,比方说抗日时期,文革时期,我更喜欢去搜集一下那个时期的史料来看,不喜欢钻进作家构建的世界。

慢慢的我要求的不是小说的代入感了,我要求的是故事的推动力。这样我就从看小说人物的外部环境转向了关怀小说人物的内心波动。换句话说,我看的小说的推动力从外因转向了内因。

说到这,我推荐史铁生的小说。当然,现在我看的小说大多都是传统的古代小说。现在我最爱的作家是李渔。也偶尔看一些商场官场勾心斗角的小说,还是那个原因,我现在想在小说里面找到归属感。书生文人的事情我更喜欢。

最后是唯美类的。唯美类的,诗歌啊,散文啊,游历啊之类的。

古诗我和大家一样,都是从学校开始接触的,当时体会不出里面那些厚重的感觉,现在再重读,感觉越来越有味。我抨击一下教育制度,我觉得马哲应该是小学课程,而古诗词应该是大学课程才对。

这些都是从高中才开始真正意义上接触的。高中的时候,很系统的把古诗,现代诗读了一遍。那时候我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语文作文用得上。结果也挺见效的,高考的时候我的语文成绩近130,可惜我狗血的理综了。

一开始我读这些东西就奔着一个东西,就是华丽丽,看谁写的华丽丽就喜欢谁,什么余秋雨啊,王安忆啊,王国维啊,顾城啊,周国平啊,他们的东西我都了如指掌。

后来发现,华丽丽的东西都是表象,都是表象,没有什么实际价值。然后我转向了关注文学作品的传神与否,是否能表达出一个文人的气质。这点我承认余秋雨老师完成的不错。

现在我关注的是唯美类文学作品的营造性。打个比方说,一般的散文(这里暂且用散文代表唯美类的),就像一幅画,看上去很美。好点的散文,就像一部毛片,意淫起来很美。很好的散文,就像一杯茶,品起来很美,品完嘴里的余香也那么美。神级的散文,就像一场梦,透彻心扉的那么美,让你久久不能平静,还想找个机会继续做下去,可惜再也续不上了。这类作品我最喜欢的作家,汪曾祺汪老。

现在我很喜欢读古诗词,感觉有些东西是高中时候曲解了的,罪过罪过啊。

好了,读书的东西我就写这么多了,还是那句话,这些都是我的读书感悟,孩子们只可旁观,不可照搬。

第二十一条,你能不这么水么,能不这么新闻联播么,敷衍的最后结果是变成空气

这一条的构思有点复杂,请孩子们细细的看。

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广播站,下面哥就以广播站为靶子,进行攻击。

在我看来,广播站的大部分孩子,除了普通话的发音比较标准意外,就别无是处。为什么我会这么说,还得从新闻联播说起。

前些时候,上海不是开世博会嘛,我看新闻联播,主播每次结束语都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之类的无关痛痒的话。在小的时候,听到主播讲这样讲,感觉主播好会说话,现在我长大了,没想到主播还是一如既往的幼稚(当然是撰稿人的事,这里为了明确就先让主播当替罪羊)。我的意思大家可能还没明白,我的意思就是,小时候听到主播这么讲心理很舒服,越大越觉得无趣,换句话说,主播的这种话是哄孩子的,一上初中就再也哄不住了。

那么和广播站有什么关系呢,很明显,广播站的孩子也是在有意无意的向新闻联播看齐,说出来的也是这种哄不住任何人的话。

先说一下这种话的特点,1,只说好不说坏。2,只为事件找优点,不为事件找缺点。3,只往前看,不往后看。4,只说形式,不讲内容。5,只说无关痛痒的皮毛,不深入肉里。还有好多,孩子们没事的时候注意一下就能总结出。

当然,我承认,这种话在我们的党政国家是最安全的,哄孩子的话,是不会伤害到任何人利益的话,是很安全的话,是有利于和谐的话。

但是,注意,哥又开始了我帅气的转折了,新闻联播面向的是全国人民,广播站面对的是全校师生。长期以往下去,就会形成一个这样的氛围,就是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狗血的办事态度。因为他们说的这些话就是只一个形式而已,就像在一个照片上加上边框,其实对照片本身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可有可无。形式惯了,内容也就被忽略了。

我的意思也就渐渐明了了。我的意思就是,希望大家不要把自己的人生当成广播站里放屁一样的广播稿一样,只关注形式,不关注内容。

这些东西,你们听长了,也就慢慢的变成这样了,在众人面前说话,也只会捡着好听的说,捡着哄孩子的话说,《让子弹飞》中,王麻子出征前,就说了两个字“出发”。没有形式,只有内容,这才是真正的态度。

话又说来,这种哄孩子的话,你还真得会说,但是,会说归会说,你的心理可别没数,不要被这种天下太平的气氛催眠。

没错,我的意思就是,主流的媒体在催眠你,让你以为天下太平,慢慢你要是真的被催眠了,真的以为天下太平了,你就错了,那个时候,你说的话还是做的事情都是富含了充足的水分,整个思想里面都是形式,整个人就成了空气了。

对了,这种态度就叫敷衍。把自己也敷衍成了空气,天下太平,皆大欢喜。慢慢的从自欺欺人,变成了一朵浮云。你带着袖章说我,我们的农田亩产万斤,慢慢的就自己都信了,接下来的就是三年荒灾。现在就是一个主流催眠,民众觉醒的时期。我说这些话不是让你造反,是让你心理有数,别想傻子一样被卖了还帮着数钱。

这些话,你得会说,但心里要明白,我逗着你玩呢。。。。。。

第二十二条,人挪活,树挪死

我们做事的时候,时时刻刻会面临是否应该坚持下去的问题,总是为否应该继续而徘徊。这种徘徊很正确,也很正常。也是动物趋利避祸的本能之一。

但是,正常归正常,结局却截然相反。很显然有的事情需要坚持下去,有些事情不必要坚持下去。

我们坚持不下去了无非就是两点原因,一点内因,一点外因。内因就是出于自己的原因,这个大家都很清楚,哥就不细说了;还有就是外因,环境啊,条件啊,巴拉巴拉的都不允许你继续下去了。

我先不急着说什么事情需要继续,什么事情不必要继续,我先给大家总结些事件,然后给大家分析一下,这样大家就能明明白白的去做事情了。

为什么我把内因放到次要的位置,因为内因是阻碍事情进行的主观因素,换句话说是小的因素。你还没吃饭,一个理由是你不想吃,一个理由是没钱,哪个听起来更不可抗拒,当然是没钱了。哥就是这个意思,内因是可抗拒的因素,要是一件事情在不可抗拒的阻碍条件下依然能够照常进行,那么说明这件事情的必要性和坚持下去的价值有多大,哥所要讲的事件就是在这种不可抗拒的阻碍条件下依然进行的事情。

袁隆平大家熟悉的很,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红卫兵把老爷子的试管仪器啥的全都砸了,但是,老爷子没放弃,后来终于清醒的领导发现了老爷子试验的重要性,才能名正言顺的继续下去。这需要何等的气魄,你行么。

崔毅士,这个大家都不太熟悉了,杨式太极拳一代名家,也是文革时期(哥不是在有意喷文革昂),被打成了伪学术,整天挨批斗,崔老在跪着挨批斗的时候还在继续练拳(太极拳的高级练法只要意识清醒就行,手脚被束是要紧的),但是后来老爷子抑郁成疾,驾鹤西去了。

你行么。

好多家庭,特别是农村贫困家庭,就算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学,让孩子坚持学业,这个不新鲜吧,你行么。

好多不法商贩在监管部门的严厉打击下依然从事违法犯罪的商业行为,你行么。行也别干。

黑煤窑,现在还有么,有,政府管的严么,很严,你行么。

事件就不多举了,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到底这些事情好在哪,能让这些人在不可抗拒的阻碍下依然进行。

这些事件的特点是,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总归是有利的,不管是长期还是短期,总归最终是能让你获利的。哥这里说的利不一定只是指钱上的利益。

刘翔以前是练跳高的,现在练跨栏,要是刘翔继续练跳高成就可能没有今天大。也就是说他的放弃是明智的。

这里大家就要疑惑了,到底什么事情是需要坚持的,什么是不必要坚持的。

这样的事情要具备两点,一是你完全胜任,二是你能有所收获。

这两点缺了一点,你都坚持不了多久,不信的话,孩子们可以回想一下以前的事情,那些你放弃的事情,要不是你没有耐性,就是出于这两点。

一个萝卜一个坑,有时候那个坑的确不是你的,那就出来吧,不要在里面烂掉。可是一旦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坑,一定要坚持下去。

话又说回来,是否能获利这点很简单能看出来,就是是否能胜任不好判断,比如我说我学习不好,有两点原因,一可能是我没努力,二是我的确不适合。有时候孩子们就会人为的选择了没努力的自我安慰之中。所以不好判断。

但是哥告诉你,不难,有些事情,做的好的人都先天具备一些性格特点,比如歌手,节奏感都很好,嗓音好,等等,你分析一下,不管现在成名歌手的途径是怎样的,但至少他得具备一个歌手该有的素质。这些素质是有些人一辈子也学不来的,这样他坚持成为歌手就很费劲了。

比方说,我是不适合考研呢,我觉得你适合,不用问别人,你分析一下现在考研成功的师长们都具备什么好的素质,你具备么。有些素质是先天的,有些素质是后天的(就是你努力也可以的)。分析完了,你看看差距多大,就知道了。

但是万事没有绝对,就拿考研这件事说,哥很负责的告诉你,只要你想,你绝对能考上研究生,清华北大的不敢说,但上个研究生是没问题,因为中国的应试教育漏洞很大,只要你能找到考试的感觉都能考出应得的成绩。

考试这事没有那么大的差异,更多是后天,差异就是我的学校和清华北大的区别。

  说了这么多,就是让孩子们清醒的明白,你所做的事情对你的价值有多大,是否继续,还得自己拿主意。

标签:毕业 忠告 学习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