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
2025年中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以下是具体名单一览表,供大家参考。
一、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
我校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为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招生省份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以中南大学强基计划报名系统公布为准,第二类考生招生计划单列。
专业名称 | 高考综合改革省份 选考科目要求 | 色觉 异常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物理+化学 | _ |
应用物理学 | 物理+化学 | _ |
应用化学 | 物理+化学 | # |
生物科学 | 物理+化学 |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物理+化学 | _ |
注:1.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选考科目必须符合报考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
2.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执行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并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的规定。标记“#”的专业不招收相关色觉异常(色盲、色弱、单色不能识别)考生。
二、培养方案
中南大学强基计划遵循基础学科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建立人才培养新机制,在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等有效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质量、创新模式,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
改革培养模式
对强基计划学生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进行考核,考核未达到培养要求的,退出强基计划并转入同专业普通班,同时从校内选拔相同数量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进入强基计划相应专业,形成动态进出机制。
做好本研衔接
对符合培养要求的学生实行本硕博(或本博)衔接培养,学生完成规定的本科阶段有关课程,达到转段要求后,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直接转入研究生阶段培养。转段专业原则上在我校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范围内确定,确有必要的,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在原有的关键领域范围内进行学科交叉培养,本研转段专业对照范围见各专业培养方案。
立足科学前沿
引导学生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人类未来发展、思想文化创新和基础学科前沿,激发学术志趣和内在动力,鼓励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早接触科研前沿,造就敢闯敢创、敢为天下先的青年英才。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芙蓉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等院属科研院所,建立科教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联合体。
注重大师引领
汇聚热爱教育、造诣深厚、德才兼备的学术大师参与人才培养,深入实施导师制,设立学业导师、科研导师和生活导师,注重个性化和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由院士、杰青等名师领衔开设前沿课程;优选理念新、能力强的一流师资参与强基计划学生培养全过程;制定学术导师选聘及考核方案,学生导师双向互选。
深化国际合作
构建国内外双向互动、合作共赢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国际协同创新团队,拓展国内外交流学习与研修实习,常态化开展国际学术活动、开设国际暑期学校,设立多类型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常态化支持学生赴海外学习交流、联合培养,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