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专科自主招生计划 各专业招生人数是多少
本文为大家整理的是2025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专科自主招生计划,主要包含招生专业、各专业招生人数等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变动或异议,请以各省市教育考试院或学校公布的信息为准。
2025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专科自主招生计划
院校名称 | 专业类别 | 专业名称 | 学费 | A类 | B类 | C类 | 备注 |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普通类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1800 | 12 | 48 | 10 | |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普通类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21800 | 12 | 30 | 8 | |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普通类 | 数控技术 | 21800 | 8 | 32 | 5 | |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普通类 |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 21800 | 4 | 24 | 2 | |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普通类 | 智能制造装备技术 | 21800 | 6 | 30 | 4 | |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普通类 | 新能源汽车技术 | 21800 | 12 | 46 | 12 | |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普通类 |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 21800 | 6 | 19 | 3 | |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普通类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21800 | 10 | 24 | 8 | |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普通类 | 计算机应用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 | 21800 | 10 | 24 | 8 | |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普通类 | 物联网应用技术 | 21800 | 5 | 7 | 4 | |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普通类 |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 21800 | 5 | 7 | 4 | |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普通类 | 学前教育 | 21800 | 13 | 48 | 12 | |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普通类 | 商务日语 | 21800 | 10 | 25 | 6 | |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普通类 | 宝玉石鉴定与加工 | 21800 | 6 | 20 | 2 | 色盲、色弱考生不宜报考 |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普通类 | 大数据与会计(助理会计师,涉外会计) | 21800 | 6 | 18 | 2 | |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普通类 | 电子商务 | 21800 | 2 | 11 | 7 | |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普通类 | 国际商务(跨境贸易) | 21800 | 5 | 9 | 2 | |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普通类 | 会展策划与管理 | 21800 | 2 | 8 | 2 | |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普通类 | 餐饮智能管理 | 26000 | 4 | 25 | 1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考生不宜报考 |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普通类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 24800 | 4 | 8 | 3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考生不宜报考 |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普通类 | 护理 | 24800 | 12 | 63 | 5 | |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普通类 | 空中乘务 | 24800 | 6 | 14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考生不宜报考色盲、色弱考生不宜报考 | |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普通类 | 餐饮智能管理(中马合作) | 30000 | 6 | 12 | 2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考生不宜报考 |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普通类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中马合作) | 30000 | 6 | 12 | 2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考生不宜报考 |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艺术类 | 首饰设计与工艺 | 23800 | 2 | 8 | 2 | 色盲、色弱考生不宜报考 |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艺术类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23800 | 4 | 20 | 2 | 色盲、色弱考生不宜报考 |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艺术类 | 室内艺术设计 | 23800 | 2 | 8 | 2 | 色盲、色弱考生不宜报考 |
说明:A类为学业水平齐全的应届高中生,B类为学业水平齐全的应届三校生,C类为其他考生。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Shanghai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Polytechnic),前身为上海新侨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93年,由上海海外联谊会、上海市海外交流协会、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市委员会等六个统战系统的社会团体及民主党派共同举办的民办公益性高职院校,是上海市首批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面向全国招生的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之一(1999年),也是市首批依法自主招生的高校之一(2005年)。2014年7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复更改为现名。
学校在教育教学中逐渐形成“理想素养有境界,知识技能有特点,创新创业有实践,终身发展有潜力”的新型工商“四有”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断探索与实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内涵建设为抓手,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中心,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方针;以“建设成若干专业成为市级重点、若干专业特色鲜明的面向企业、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上海市示范性特色民办高职院校”为目标;坚持“稳定数量、提高质量、不求做大、但求做精”的办学定位;坚持公益办学,办学之路,秉承“诚信办校、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