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大学生必备网!
当前位置:首页>院校库>院系专业>强基专业>上海交通大学

2025年上海交通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

更新:2025-4-22 15:01:10    发布:大学生必备网

2025年上海交通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

2025年上海交通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生物医学科学、工程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以下是具体名单一览表,供大家参考。

一、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

我校2025年强基计划各省(区、市)招生计划数以报名系统公布为准。

我校2010年成立了“致远学院”,同年以其为依托的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被正式纳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2014年开始实施致远工科荣誉计划,2015年开始实施致远医科荣誉计划。2018年,在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实施十年总结评价中,学院代表上海交通大学获线上线下全优评价,得到教育部与评审专家们的高度肯定。

结合文件精神,此次我校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生物医学科学、工程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八个专业开展“强基计划”招生,同时定制具有特色的培养方案,学生与相关专业导师双向选择后进行本博衔接培养,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招生专业及科类和选考要求见下表:

专业组别学  院专业名称

非综合改革省(区、市)

科类要求

综合改革省(区、市)

选考要求

Ⅰ组

(校测笔试科目:

数学、物理)

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理工物理和化学
物理与天文学院物理学理工科物理和化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理工科物理和化学

Ⅱ组

(校测笔试科目:

数学、物理)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理工科物理和化学
船舶与海洋工程理工科物理和化学

Ⅲ组

(校测笔试科目:

数学、化学)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理工科物理和化学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科学理工科物理和化学
医学院生物医学科学理工科物理和化学

考生仅可选择一个专业组别进行报考,组内可报考多个专业,各专业组别单列计划,单独排队入围及录取。

二、本研转段方案

我校对符合培养要求的强基计划学生实行本博衔接培养。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学生主要在强基计划所在基础学科专业进行培养,部分学生也可根据培养方案在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进行学科交叉培养。本博衔接专业范围见各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培养方案,具体专业招生名额、学费标准等信息以当年度学校公布的工作方案为准。强基计划学生转段成功须符合我校当年度免试攻读研究生要求且落实直博去向。

三、培养特色

一支撑:以致远学院涵盖数、理、化、生、计算机、医学等基础学科的拔尖培养基地为支撑,充分发挥十余年拔尖人才培养的经验,结合各院系特色,为学生提供最坚实的基础。

双协同:构建校院双协同的人才培养质控体系,通过院系的持续跟踪及学校的定期调研,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三融合:专业融合,通过交叉课程模块、辅修专业、本科生研究计划(PRP)等打开专业边界,研究生阶段更是围绕国家重点领域给予学生更多的专业选择,既可以继续在原学科深造,也可以选择进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关键领域相关工科学科进行交叉培养。打造本博衔接培养模式,鼓励优秀本科生提前修读研究生课程。科教融合,注重科研训练,鼓励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前沿研究中心为本科生提供科研平台。

四模式:导师制,为学生配备高层次人才作为导师或班主任,在学业、研究、就业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引领与指导;奖助制,提供丰富多样的奖助学金激励,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学术交流等提供充足的保障;动态化,实行阶段性考核和分流机制,掌握学生动态给予最合适的培养方式;个性化,为学生打造多元化成才路径,鼓励院系实行“一人一案”的个性化培养。

五育人:以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的培养理念为牵引,将思政与培养相结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个性化与均衡化相结合,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各专业培养方案咨询方式见本科招生网。

相关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