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师范大学考研大纲

更新:2023-1-27 19:07:36    发布:大学生必备网      纠错

2023年浙江师范大学考研大纲


2023年浙江师范大学考研大纲已经公布,以下是具体内容,供大家参考,祝大家备考顺利,成功上岸!

说明:由于专业课考试为各招生院校自主命题,所以我们复习的时候就要以各院校公布的考试范围、考试内容、考试重点为准,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教育综合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    约50分


中国教育史    约30分


外国教育史    约30分


教育心理学    约4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分析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 30分,共60分


材料分析题:1小题,共40分


综合应用题:1小题,共50分


三、考查范围


教育学原理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二、考查内容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


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四)教育概念的界定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概述


人的发展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四、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


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在当代的重要意义。


3、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三)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


五、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


(二)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坚持全面发展;培养独立个性。


2、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


六、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概述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七、课程


(一)课程概述


课程理论的发展;课程发展上论争的几个主要问题。


(二)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


(三)课程改革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八、教学(上)


(一)教学概述


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任务。


(二)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的性质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


2、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传授/接受教学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问题/探究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阶段。


3、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


(三)教学原则


九、教学(下)


(四)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概述


教学方法的选择。


2、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制。


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辅助组织形式


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后教导工作;教学评价。


(六)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概述


教学评价的意义;教学评价的种类。


2、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3、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4、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十、德育


(一)德育概述


德育的特点;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二)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信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三)德育原则


(四)德育途径与方法


1、德育途径


2、德育方法


十一、班主任


(一)班主任工作概述


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任务;班主任素质的要求。


(二)班集体的培养


班集体的教育功能;班集体与学生群体;集体的发展阶段;培养集体的方法


(三)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了解和研究学生;教导学生学好功课;组织班会活动;组织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组织学生的劳动;通过家访建立家校联系;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评定学生操行;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与总结。


十二、教师


(一)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


1、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专业性。


2、教师劳动的价值


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正确认识和评价教师的劳动。


3、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4、教师职业的角色扮演


(二)教师的素养


高尚的师德;宽厚的文化素养;专门的教育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十三、学校管理


(一)学校管理概述


(二)学校管理的目标与过程


(三)学校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四)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


主要参考


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第七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


点击查看大纲详情:http://yzw.zjnu.edu.cn/2022/0916/c4966a402501/page.htm